孩子说漏嘴
为人父母,切勿无视孩子说漏嘴所释放的信号。
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一直融洽,父母关心支持孩子的生活学习,孩子每年给父母的生日贺卡上也常饱含着浓浓的感恩之情。然而,一次普通的聊天莫名其妙地演变成了一场争执,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我凭啥非得听你的?” 这就是说漏嘴。
说漏嘴不同与顶嘴。顶嘴是孩子有一种明显的反抗和叛逆意识,并经常性地挑战家长的管教,如孩子说“你不闻不问,就知道骂我?” 来抗议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也可能是孩子被娇惯得刁蛮任性、不讲道理而处处与父母作对。而说漏嘴则不同,首先是父母与孩子关系融洽,其次是极少发生,再次是一般过后不再有顶撞和冒犯,与父母的关系表面仍维持和谐融洽。因此,具有较大的欺骗性,但当事双方的内心都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距离,一种渐行渐远的距离。
孩子说漏嘴自然令父母中的当事一方感到震怒并严厉斥责,而父母的另一方则常试图息事宁人,称:“孩子小,不是有意的。”并责怪对方:“谁让你这么逼孩子学习了,孩子能不急吗?”最后抚以安慰:“孩子大了,想要独立……。别想太多了,长大就好了!”
不过,孩子说漏嘴远远不止“要独立”那么简单。
孩子说漏嘴是在传递危机信号
弗洛伊德认为说漏嘴是人的潜意识无意间的自然流露。由于不能被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所接受,人性中原始的、自私的、违反社会道德的成分就常常藏身于人的潜意识之中。 虽然被意识所排斥而不能摆在桌面上,但是潜意识时刻渴望与我们沟通。因此,一方面意识在努力掩饰真相,而另一方面潜意识却能挺身而出,大胆地追求坦诚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会说漏嘴或说错话。
孩子说漏嘴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独立,但生活上一味关心照顾使得孩子养成了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的习惯 。结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渐渐超过了自己父母的承受能力或者父母愿意提供的限度,而对比一下其他同学父母的慷慨时,就会产生一些怨气,这种怨气就会隐藏在潜意识当中。他们知道这种怨气没有道理,不会被社会道德所接受,因此无法声张。也就是说,在意识层面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感恩父母的付出和奉献,不应该对父母有过分的要求,而贪图享乐的习惯又使得他们在潜意识里不断积蓄着对父母的不满情绪。结果,这种积聚的怨气隐藏在潜意识当中,并与自己的意识持续地激烈交锋,直至某一节点如父母提醒少攀比,多学习时突然被触发,说“我凭啥非得听你的?”把潜意识彻底暴露出来。 这种对父母多年付出的否定和蔑视自然会让父母当事一方非常愤怒和失望。但是,孩子往往事后要么否认说漏嘴了,要么不承认对父母有什么不满意,且父母中的未当事一方常常从中打圆场,结果这种事情常常不了了之。
第二种情况是家长的控制欲极强,逼着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学习、生活。孩子既惧怕家长的严厉苛责而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而不敢反驳父母,因此他(她)渴望自由、独立和尊严的愿望长期被压抑而形成潜意识,情急之下会以说走嘴的方式流露出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家长往往非常强势,孩子的反抗很快会被重新压制下去,继续做回做家长的“小木偶”。
上述两种情况中孩子的潜意识问题常常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处理,结果轻则孩子变得极度自私, 重则孩子会出现心理疾病。因为如果潜意识不能得到及时重视并释放,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和怨气就会不断积聚,要么潜意识战胜意识,变得极度自私,如第一种情况;要么潜意识和意识始终处于继续的交战状态,孩子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心理疾病,如第二种情况。因此,心理学认为潜意识就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如同埋在心灵深处的恶魔。当然,这两种情况也都无疑会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比如啃老、遗弃老人,以及2016年北大学生吴谢宇杀母案等情况的发生。
父母要留心孩子的潜意识
平时孩子对自己很礼貌、尊重,却突然顶撞自己,说明孩子潜意识里开始对你们有怨气了。孩子突然变得神秘起来,不再跟你们随便说笑了,说明孩子潜意识里已经有了不愿与你们分享的秘密;或者觉得与你们已经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却又不好跟父母明说;或者孩子突然对你们冷落起来,说明他们认为你们严重伤害到了他们,而这种伤害不可理喻也无法原谅。当然,这种冷落也可能是一种寻求你们关心和安慰的信号。
孩子的健康出现问题,潜意识就会察觉到变化并提供信息,如过度的焦虑、莫名的神色恍惚、持续的萎靡不振、频繁的噩梦、面容憔悴以及身体急剧消瘦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说明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潜意识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冲突,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
对策
针对不同的情况,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情况问题主要出在孩子。孩子渴望摆脱束缚并拥有成年人的自由,但又对成年人所要承担的相应的责任感充满恐惧而极力回避。首先父母有责任,不仅自己要心智成熟、不断学习进步,而且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且要花时间倾听,多与孩子坦诚交流,帮助其潜意识浮现到意识层次,使之与意识相融合,最终实现孩子心智成熟。但是,听从潜意识的召唤主要还是要靠孩子自身的力量。只有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长意愿,才能扭转乾坤。所以说,如何激励孩子的成长意愿就是帮助其心智成熟的关键。
第二种情况问题主要出在家长,家长要改变,孩子也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要允许孩子可以有不同意见,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甚至激烈的讨论。父母不能逼孩子成为自己想让他们成为的人,阻止孩子发展独立的性格,成为他们自己。然而,实际生活中,说得容易做的难,这类父母很难改变;而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果有家长希望跟我探讨一下这方面问题,欢迎留言。